时隔五年,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终于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。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访问,而是一场“破冰之旅”。从2020年加勒万河谷的冲突,到2024年达成脱离接触协议,中印关系经历了一段不小的风浪。而苏杰生这次访华,标志着两国关系终于迎来了一个“向好”的转折点。
这一次,苏杰生不只是来走个过场的。他先是在天津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,之后又和中国外长王毅进行了面对面会谈。别看表面上是礼貌寒暄,背后其实话说得很直接。尤其是王毅的发言,分量非常重,可以说是中国对印度的一次正面提醒。
王毅说了什么?他强调了三点:中印关系不针对第三方、不受第三方影响、要相互信任而不是猜疑。这话听起来简单,实际是在敲印度的警钟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最近几年,印度在外交上的“左右摇摆”确实让人看得出来。
比如说,印度一边说着要和中国改善关系,一边却又在四方安全对话里和美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走得很近;一边恢复了和中国的朝圣活动,一边又悄悄对中国钢铁产品加征关税。这种“面上合作、背后较劲”的操作,中方当然看得明白。
这次王毅讲的“第三方”,很明显就是指美国。过去几年,印度和美国的关系走得越来越近,美方也没少向印度“画大饼”,甚至鼓励印度在某些问题上“对着中国来”。但现实是,印度并没有从美国那边拿到真正的好处。军售、技术转让、市场准入,印度想要的,美国基本没怎么兑现。
而中国则一直强调,中印作为两个发展中大国,在全球南方都有重要影响力。简单点说,中印是邻居,又是经济体量都很大的国家。如果两国合作,能带动一大片发展中国家一起往前走;如果斗下去,不光自己受伤,还会让整个地区陷入不稳定。
这次苏杰生的表态其实也透露出一些“清醒”的信号。他说,恢复边境和平是关键,强调要加快边境脱离接触,并且希望推动人文交流正常化。注意这里的“人文交流”和“正常化”两个词,说明印度已经意识到,靠“对峙”和“怀疑”解决不了问题。
更重要的是,这次访问很可能是在为莫迪总理年内的访华“探路”。过去几个月,印度高层接连访华,从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,到国防部长辛格,再到现在的外交部长苏杰生,可以看出,印度是在逐步“升温”中印关系。
苏杰生还特别提到了朝圣活动的恢复,这一点也不能忽视。这条路线对印度教徒来说意义重大,是一种文化纽带。中方愿意在这种敏感时期重启这项活动,释放的是善意,也是信号。
当然,这不代表中印之间就没有矛盾了。比如边境谈判还没完全解决,印方对稀土等战略资源也在施压,中方也担心印度继续被美国带节奏。还有最近印度高层为达赖喇嘛祝寿的事,也在中方这里引发了不满。这些都是现实问题,不能回避。
但总体来说,当前中印关系正处在一个“止跌回稳,逐步恢复”的阶段。这次苏杰生访华,标志着两国从冷淡走向接触,从对抗走向对话。如果双方都能坚持这个方向,后面就有希望解决更多问题。
我们可以大胆做几个预测:第一,莫迪总理可能在9月亲自访华,出席上合组织峰会。如果成行,将是中印关系的又一个重要节点。第二,中印之间的边界问题可能不会短期解决,但会继续保持对话,推动“边境降温”和“非军事化”进程。
第三,在贸易方面,两国会逐步拆除障碍,尤其是在矿产、科技、交通等领域寻求新的合作点。最后,也是最关键的,中方已经非常明确地给印度指出了方向——别当美国的棋子,要做自己的主人。
说到底,中国和印度都是有大国抱负的国家。既然身处亚洲,就不能总想着跟着美国的节奏跳舞。要跳,就要跳属于“亚洲节拍”的舞,而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。这次,印度听进去了多少,我们还要继续观察。但至少,中国已经把话说清楚了。接下来,就看印度,是想“跟中国一起共赢”,还是继续当“别人手里的棋子”了。
《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会谈》上官新闻
《刘建超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》 中联部新闻办
《印度外长苏杰生将访华,谈一谈什么呢?》 新民周刊
间群策略,炒股配资代理,配资178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